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争执 (第2/2页)
搅动出B0B0生机。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近前,声音压得极低,语速极快地将朝堂上的风波一一道来。 他语速虽快,却口齿清晰,将每个人的神态、话语重点都复述得清清楚楚。 听完禀报,赵珏眼神未动,依旧看着争食的鱼群,只是抛洒鱼食的手指在听到岐伯侯另择贤能时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,眼底寒意骤盛。而听到沈复那番言论时,她极轻地哼笑一声,意味难明。 她知道文臣清流们看不上她,勋贵们忌惮她又想利用她。她能屹立不倒,固然有皇弟偏袒,但更核心的,是她在军中的那份根基。若要追溯的再前些… 内侍禀报完毕,屏息垂首。 “知道了。”赵珏语气平淡,听不出情绪,“陛下那边呢?” “陛下……犹豫不决,但最终采纳了沈中书的建议,暂缓决断,令各方继续探查周旋。” “嗯。”赵珏挥挥手,内侍悄无声息地退下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 她将手中最后一点鱼食尽数抛入水中,看着锦鲤疯狂争抢,水面一片混乱。 “皇姐今日倒是好兴致。”年轻皇帝赵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语调刻意放得轻快,却又b平时更软和几分。 赵珏没有立刻回头,直到那明hsE的身影站定在她身侧,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对方龙袍上熏染的淡淡瑞脑香。她这才侧过脸,夏日明亮的yAn光g勒着她明YAn却略显疏懒的轮廓,“b不上陛下日理万机。怎么,朝堂上的大戏唱完了?听得可还尽兴?” 她年长他八岁,几乎是看着他从小小一团长成如今挺拔却仍带青涩的少年天子,彼此相依为命从血雨腥风中闯出,这份情谊远超寻常姐弟。 赵启目光微闪,落向池中尚未平息的涟漪,声音里透出几分疲惫,“皇姐都知道了?” 他知晓皇姐在g0ng中自有耳目,却仍没料到消息传递得如此之快——朝堂方才散去,她竟已对一切了如指掌。 想到英国公与岐伯侯等人冠冕堂皇的奏对,再想到程猛那般几乎要掀翻殿顶的激烈反应,他心中便是一阵纷乱无力,低声道:“他们各执一词,朕实在是……” “实在是觉得,或许他们说的,也有几分道理?”赵珏替他把话说完,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池子里哪条鱼更肥美,“把我送走,既能安抚北齐,又能让朝堂清静些,岂不两全其美?” “皇姐!”赵启猛地转过头来看她,急忙否认,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。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朝她b近半步,衣袂几乎相触,“朕绝无此意!你怎么会这样想?只是……如今北齐势大,西邺又在旁虎视眈眈,朕总得寻个万全之策……岐伯侯所言,也并非全无考量。雍州毕竟……” “毕竟是大梁的雍州,不是我赵珏的私产。” 赵珏接过他的话,唇边笑意淡去,目光清亮如刀,直直望向他。 “陛下,道理是这个道理。可您觉得换了谁去,能立刻叫雍州那五万骄兵悍将心服口服?能保南境诸州太平如初?程猛他们为何反应如此激烈?正因为他们b谁都清楚——动我,便是动摇雍州根本。” 她语气平稳,却字字沉厚,“岐伯侯上下唇一碰,自然说得轻松。可这背后的风险,最终担着的,是陛下您。” 她的话点到了关键处。 赵启沉默下来,嘴唇抿成一条直线。他并非不懂这个道理,只是被各方压力b得有些乱了方寸。 看着他眉头紧锁,流露出几分少年天真的纠结模样,赵珏心中因他先前犹豫而生出的些许不快,终究渐渐消散了。这是她一手带大的弟弟,她b谁都清楚他龙袍下的稚nEnG与重压。语气不自觉便软了下来,道:“罢了,陛下也不必过于忧心。这天,塌不下来。” 她话锋轻转,似是随口提起,“你还记得……青州的李崇吗?” 指尖无意识地轻叩冰凉的汉白玉栏杆,发出细微的清响。她的目光仿佛穿过g0ng墙,望见了遥远的过去。 “惠帝朝时,他执掌北军,总督边务,北齐的铁骑在他手上,从未占过半分便宜。就连西邺东扩的野心,也是他最早洞察,屡屡上奏警示……可惜,大伯父驾崩得太突然。父皇登基后,他身为前朝重臣,自然碍眼。” 一朝天子一朝臣,任你有多大能耐,该退场时,也由不得自己。 赵启闻言,眼神一凝,显然明白了她的未尽之意。他沉Y片刻,面上浮现复杂神sE,“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,若他能出山,北境防务或可高枕无忧。只是……皇姐,当年是父皇亲自下旨贬斥他,朕只怕……请不动他。” 赵珏直起身,拂了拂衣袖,笑容懒散依旧,眼神却笃定,“不试试怎么知道呢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