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利刃 (第1/1页)
赵珏浸在浴池中,温热的水流漫过肩颈,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明YAn的眉眼。 水面浮着一层浅红sE的花瓣,随她细微的动作缓缓漾开涟漪。 采薇跪坐在池边,动作轻柔地为她梳理长发。银勺舀起温水,缓缓浇Sh发尾,又以玫瑰香膏细细r0Ucu0,指尖力度恰到好处。 赵珏闭目仰靠着池壁,任由采薇侍弄。水波温柔地包裹着她,却化不开她眉间微蹙的凝重。 昨夜在值房中,与沈复那一场猝不及防的亲密,终究被北齐求亲的消息骤然打断。 一片沉寂之中,他低沉的嗓音却仿佛仍萦绕耳际,“此番求亲,醉翁之意,恐在雍州。” 一句话点醒了她。 西邺东扩是明局,北齐此刻主动联合,点名要她联姻,绝非一时兴起。 她心知,雍州雄踞大梁南境腹地,扼三国交汇之咽喉,乃兵家必争之地。北齐若要南下,此地方是必争之棋。她手握五万边军,坐镇雍州南境,北齐这一子,分明是落向了她身后整个雍州的兵权。 …… 更让赵珏心烦的是沈复这个人。 她向来擅长玩弄人心、纵情声sE,昨夜却一反常态,被莫名情愫搅乱心神,步调全失。 檐下低语,字字句句暗藏深意。而她一时恍惚,未能及时察觉异常,甚至对他生出几分不该有的动摇。 他在查她。 究竟知道了多少? 查到了哪一步? 她必须弄清楚。 唇上仿佛还残留着他灼热的温度,啃噬带来的麻痒挥之不去,那细微刺痛如影随形,一再提醒她那一刻的失控。 指尖无意识地抚上唇瓣,触及之处竟令心口一悸,她像被灼伤般猛地缩回手。 “够了。” 这声低斥,既为警醒自己,也难掩那一份失控后的羞恼。 赵珏倏然从水中站起,带起一片哗啦声响。温热的水珠沿她光滑肌肤急急滚落,溅开细碎光晕,仿佛急于挣脱所有迟疑与牵绊。 她赤足踏上微凉的金丝檀木地板,留下零星的水迹。绛红sE寝衣随意披上肩头,衣带只虚虚一挽,松垮的交领间不经意泄出一段如玉的细腻肌肤与曼妙起伏。 她步履未停,径直穿过七重曳地的素纱帷幔。帘幔无声拂过她微Sh的臂膀又悄然垂落。 外殿,一道冷峻身影静候于灯火稍暗处。肩背绷出凌厉的弧线,腰束金丝革带,其上狭刀刻着紫衣卫独有的云蟒暗纹。他抬头时眉眼间锐气b人,可那点寒芒在触到赵珏裙角的瞬间便化作了沉潭静水。 紫衣卫副使连城。 ——这是她亲手淬炼的刀,专为她斩灭黑暗中一切魑魅魍魉。 监察百官、罗织情报、铲除异己……见不得光的g当皆由他们来处理。正是这支唯她命是从的暗刃,让她虽身离庙堂,却仍将万千蛛丝尽握掌中。 “殿下,雍州军报。”连城声音低沉平稳,奉上一卷密封文书。 赵珏慵懒抬眸,眼波流转间自有GUb人的媚与厉,声音带着浴后的微哑,“说。” 连城呈上蜡封竹筒,筒身还沾着夜行时的露水与尘硝。 “数日前,曾有一行外人乔装成皮货商窥探Y平道,”连城沉声禀报,“他们绘出三条秘径,可绕过雍州主力,绕后直cHa王城。我们的人截获密函之后,是否要将余党就地格杀——请殿下示下。” 赵珏亲手破开封印,cH0U出一卷薄绢。烛火跃动,照见绢上朱砂标记的粮仓与隘口,刺目如血。 果然,求娶是假,撕开雍州防线是真。 她指尖轻抬,语气淡漠却不容置疑,“一个不留。” 她声线依旧轻柔,“做得g净些,山崖失足、货物坍塌……雍州路险,出几场意外,再正常不过。”她信手将绢布掷入香炉,火舌倏然窜起,明灭的光映亮她毫无温度的侧脸。绢帛在烈焰中蜷曲焦黑,终化作灰烬。 “两件事,你去办好。” 赵珏缓缓转过身,绛红衣袂在烛影中荡开一道沉静的弧度。 她指尖不轻不重地叩在檀木案沿,一声微响定住满室空气。 目光如薄刃般扫向连城,眼底锐光冷得刺人,“其一,北齐使团在京一切动向,所言所行,所会之人,所递之物,一字不漏。” 她眸中却凝着寒霜,“朝中若无人里应外合,北齐怎会这般凑巧,将算盘JiNg准无误地打到孤的头上?” 应下,便是将雍州兵权与身后的国土拱手送入虎口。 拒了,便是公然抗旨、自毁长城,将祸国的罪名亲手递到政敌手中。 进退于她皆是无解之局。 “其二,”她声线略顿,向前微倾,烛光在她深沉的眸中跳动,“盯紧沈复。” “尤其是这一个月来,他何时下朝,见了何人,入了哪些衙署,翻了什么卷宗——” 她语气平稳,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繁复的绣纹,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出她平静外表下的一丝心绪不宁,“事无巨细,孤都要知道。” 当初东都暗卫查了沈复两月,回报“gg净净,查无可查”,她当即冷笑一声,毫不迟疑地将连城从北境召回。连城从不让她失望,不过七日,便将一叠密函无声置于案头。包括那位曾令沈复年少倾心的nV子,以及几桩风月闲笔跟闲事。当时她执卷细阅,只觉这些秘闻虽有趣,却似无刃之刀,伤不了筋骨,便似笑非笑地撂开手,未再多念。 ——从前不深究,是觉得他掀不起风浪,闲时逗弄,杀杀威风,不过是她的一点趣致。 可他昨夜,他轻描淡写点破北齐之局,言语间竟似窥破她层层伪装。 她骤然想起卷宗上所载——那个少年时与父决裂、拒了荫封,只身投于崔帅门下。得老将军点拨后,从微末之位起步,以一纸《漕运革弊十疏》震动朝野,彻查百年积弊;后又主持重修《大梁律》,削除贵族免罚旧例,纵使宗室哗然亦不退半步。短短数载,便以寒士之姿步步升至中书令,其间未借沈氏分毫之势。可见其心X之隐忍晦暗、图谋之深沉长远,绝非寻常。 所以呢。 他这把看似温润的刀,刃口是否已悄无声息地,抵近了她的咽喉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