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愿回去的夏天_泪搭筑的回程之桥(1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泪搭筑的回程之桥(1) (第2/2页)

远只是一道模糊在记忆深处的视线,我画再多湛蓝,也只是把影子着sE。我只是想把一段被我收得很深的画面,从「我记得」换成「我们都记得」一次;不是把这片关於海的记忆公开,而是在保密的前提下,让两个版本对齐。

    若那个眼神真的在,就把它放回该在的位置;如果没有,我也得学着承认没有,而不是自欺欺人认为我真的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初恋。

    顺便证明一件小事:这一次,是我自己说愿意的,不是谁在影响我。

    我会这麽说,是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留在台北的理由。

    我知道自己留在台北,不是因为喜欢这里。这城市的高楼和人群眼神,让我总觉得透不过气。才会在高中跑去彰化,又一心想着毕业後逃到花莲。

    周逸远好像正好反过来。他讨厌自己身上带着海的气味,可最後却去了花莲。

    我偶尔会想,他是不是因为我的那句话。可这种念头一冒出来,我就会自己把它收回去。大概只是我想太多吧。

    但现在重看,我想,说到底,去台北、去花莲,好像都不重要。

    青春期的我们有那麽多压不过气的烦恼,那时候我们只是想逃。逃到一个能呼x1的地方。逃到一个,看起来像「自由」的地方。而那是哪里,其实跟本不重要。

    後来在实验室,白光冰冷,仪器的灯刺着我的双眼。监测器规律地滴答,我把手心摊开,让感应头套戴好,x1入麻醉前告诉自己只需要把眼睛张开。

    所以我一直知道,站在我面前的他,不全是十七岁的周逸远。

    他的眼神变得b我记忆中的安静,像走过海的人。那些停顿和犹豫,是我熟悉、却已经长大的样子。

    不过我不想打破他记忆里那层薄薄的光,像不想伸手去碰一张快要显影的底片那样。

    我知道,在这个记忆实验内,我要学习的,只是要把视线放低一点,再低一点——

    让那一瞬间各自站好,别急着下定义??

    ??

    那天海边的场景再次出现,我原以为自己已经不会有什麽感觉了。

    毕竟我记得太完整。连风怎麽吹、海的温度、他额角汗水滑下的方向,都还记得。

    但我没想到,他会对我举起相机,而不是我记忆中的那样,对着风景。

    更没想到,他会把观景窗贴到右眼。

    他以前总用左眼拍照。我记得他那个姿势,怎麽偏头、怎麽因为不习惯微微蹙眉,那是我偷偷画过好多次的线条。

    他惯X地用左眼,让当时的我卡在画面的另一侧。

    也许不是故意,但他那时候并没有把我放进完整的构图里。

    可这次,他换了。

    我看着他微微调整姿势,像是有点不习惯那个角度,但还是慢慢适应了。

    他站得很稳。

    那一刻我就知道,他终於看见我了。

    不是看见我这个人,而是看见他自己当年没敢承认的东西。

    我站在距离他几公尺的沙滩上,看着他把快门扣住,没有立刻按下去。

    他只是看,长长地、沉沉地,看着什麽东西。

    然後,才按下去。

    然後,他放下了相机。

    他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我远远地看见,他的眼泪滑下来,那一瞬间好像连风都静止了。

    他落泪的那一刻,我突然很想走过去,但我没有,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我知道这不是我该靠近的时候。这是他一个人的画面,一个他终於愿意显影的角落。

    我曾经以为,我一直都站在他的画面之外。

    但现在我明白了,那不是因为我不够清楚。而是因为他的视角从来没对准过这边。

    而他现在,终於转过来了。

    他甚至伸手,对我说出那句:「等我。」

    我没说话,只是静静地站在他构图的地方,热泪也慢慢涌上来。

    好。

    这次,我不再离开。

    哪怕画面模糊了,我也知道自己在他眼底了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